北宋哥窑牡丹三彩洗
关于哥窑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见于明代《宣德鼎彝谱》 :“内库所藏柴、汝、官、哥、钧、定各窑器皿……”据历史传说为章生一、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、龙泉县各建一窑,哥哥建的窑称为“哥窑”,弟弟建的窑称为“弟窑”,也称章窑、龙泉窑。
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,俗称“开片”或“文武片”,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,原本是瓷器烧制中的缺陷,后来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,有意识地让它产生开片,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。细小如鱼子的叫“鱼子纹”,开片呈弧形的叫“蟹爪纹”,开片大小相同的叫“百圾碎”。
哥窑瓷器从色泽区分,有月白、灰黄、粉青、油灰、深浅米黄等种类。釉色沉厚细腻,光泽莹润,如同凝脂;若置于显微镜下,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沫串珠,凝腻的釉面间迸裂有大小不一,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状网纹,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若金丝,细黑者如铁线,二者相互交织,因而被名之为“金丝”、“铁线”。
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,也具有“紫口铁足”。其胎色有黑、深灰、浅灰及土黄多种,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,釉色以灰青为主。常见器物有炉、瓶、碗、盘、洗等,均质地优良,做工精细,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,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。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,其窑址也未发现,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