醴陵釉下五彩瓷真正发展不过百年,但每次出手,皆是不同凡响,众人瞩目。两度成为“官窑”,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百年发展,沉浮跌宕。
初成官窑
清朝雍正七年(1729年)醴陵开始烧制瓷器。醴陵兴办官窑,起于清末民初。1905年(光绪三十一年),清政府官员熊希龄(湖南湘西人),东游日本,探索新的制瓷工艺,见日本工业发达,瓷产精美,十分羡慕,立志要振兴湖南瓷业。拟万言呈文呈清政府湖广总督端方,建议在醴陵创办瓷业学堂和瓷业公司,改良醴陵瓷业。1906年,清政府批准熊氏呈文,并拨库银一万八千两,派熊希龄会同文俊铎在醴陵创办瓷业学堂和瓷业公司。由熊希龄亲自担任瓷业公司第一任总理,文俊铎任瓷业学堂监督。公司聘请日本技师和景德镇工人,引进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,专门制作上等瓷器。1909年至1915年,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其质地精良、润泽清雅、色丰彩腴,艳而不俗的艺术特色,先后获武汉劝业会一等金质奖、南洋劝业会一等金奖、意大利都朗国际博览会最优奖、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牌奖。至此,醴陵釉下五彩瓷蜚声海内外。
史载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后的盛况:“得赏金牌,以示优异,风潮所布,举国若狂,各埠商贩之来此贩运者络绎不绝。”当时很多瓷器被选入皇宫作为装饰品。据传,熊希龄曾亲自携醴瓷入京,贡呈慈禧太后。“慈禧太后得熊氏所送醴陵细瓷,目数视原所陈列之景德镇瓷,熊氏在旁侦会其意,亟从容进言曰:江西瓷已有千百余年历史,醴陵瓷仅数年之功耳。慈禧太后不禁莞尔,卒以金牌赏之。”当时瓷业公司的彩绘艺人,多是湖南境内热爱工艺的书画名流。最为著名的有张晓耕、彭筱琴等人。张晓耕既是釉下彩绘的名艺人,又是才华出众的书画名家,金石、书画和花鸟、人物、山水无不擅长,同时对刻瓷、微雕和指头画,也有很深的功力。彭筱琴擅长人物、花鸟,亦精通山水。当时拜他为师者甚多,所以其影响最为深远。此外,还有吴寿祺、傅道惠、游先理等瓷业学堂毕业的优秀学生,也都成为了醴陵釉下彩瓷的绘画高手。这一时期获得国内外博览会各类大奖及选入京城皇宫的装饰瓷器,大都是这些绘画名家的精品力作。
“红色官窑”
然而由于战争影响,醴陵釉下五彩瓷生产曾一度中断。直到1949年醴陵和平解放,醴陵瓷业才有如枯木逢春开始复苏。经过几年努力,醴陵瓷业迅速得到恢复并有长足发展。在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,国务院批示醴陵成立瓷业公司,统管醴陵瓷业之事。国家拨专款800万元,并由轻工部派出专家组帮助改进醴陵窑。随之,成立了湖南陶瓷研究所、醴陵群力瓷厂,专门从事釉下五彩瓷的研究和生产。湖南陶瓷研究所和醴陵群力瓷厂成立的历史,亦是醴陵“红官窑”诞生的历史。它们的成立,为给国家领导人和国家机关烧制釉下五彩瓷,做好了关键的准备工作。
半个世纪以来,醴陵“红色官窑”为国家领导人和国家机关制作了一批又一批专用瓷器。1958年,第一次为毛泽东主席试制生产出了第一批生活用瓷“胜利杯”。1959年,为庆祝国庆十周年,为首都十大建筑中的军事博物馆、民族文化宫、工人体育馆生产了数万件釉下五彩瓷器。为周恩来总理生产了一批用于接待外宾的专用茶具。1964年为人民大会堂生产了一批国宴用瓷。1958年至1974年共五次为毛泽东主席制作生活用瓷,包括餐具、文具、茶具等。1978年,为邓小平同志制作赠送日本裕仁天皇的釉下五彩瓷文具。1986年为邓小平同志制作赠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釉下五彩瓷盘。1998年,为江泽民同志制作赠送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釉下五彩瓷咖啡具。2004年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制作釉下五彩瓷“常委杯。”2005年为国务院生产釉下五彩牡丹薄胎文具,为北京奥组委制作赠送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、主席罗格的釉下五彩“世界和瓶”。2007年为香港回归十周年制作赠送香港特区政府釉下五彩瓷“国色天香”瓶。为国家领导人和国家机关制作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器远远不止这些。
醴陵釉下五彩瓷因其里程碑式的辉煌成就获得了无比崇高的地位,被人们称为当代“官窑”“国瓷”。2003年9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视察醴陵群力瓷厂后欣然为其题名“红色官窑”。这一阶段的艺术成就的取得,是与醴陵一大批国家级、省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努力创作分不开的,是他们把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艺术创作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,登上了新的艺术高峰。